封面故事:我的词汇测试结果。我一直对自己的词汇能力有所怀疑,这次测试验证了我的猜想。
“随想”是一个新的系列文章,记录我最近的一些思考,内容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主题。
基础很重要
就像我之前说的,我在最近一次的 PTE 考试中失败了,并决定放慢脚步。当时我怀疑是英语基础能力不足导致的失败,因此希望能用更长的时间来提升基础,然后再尝试一次。碰巧的是,我刚做的词汇测试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。
仅供参考,在中国,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要求是 3500,大学本科毕业生是 4400,研究生则是 5500。我应该庆幸自己以这么低的词汇量,仍然通过了英语入学要求。换句话说,现在的 PTE 成绩 66 分,也许已经是我目前的极限了,靠的是对 PTE 策略的熟悉和掌握。我明白词汇不是全部,但确实很关键。这类词汇测试其实不需要非常精确,只需要能大致反映出范围或趋势就足够了。如果我想在英语考试和学术上取得更好成绩,词汇就是必须跨越的挑战。
这让我想起我高中数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:“不要被那些看起来花哨的方法吸引,真正的本质是基础和通用的方法。”应试技巧当然有用,但如果过分依赖,会限制我能达到的高度。我并不沮丧,反而高兴自己终于意识到这件应该更早意识到的事情,这样就能避免浪费金钱和时间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为自己感到自豪,因为我用空闲时间去学习,并勇敢尝试了。
我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正向反馈。因为我一直习惯压抑自己(甚至现在也还没完全摆脱)。
舒适区:垃圾进,垃圾出
这学期我选修了一门叫“数据挖掘”的课程,里面提到一个著名原则:Garbage in, garbage out。它的意思是说你必须认真收集和处理数据,因为模型建立在这些数据之上。如果你的数据是垃圾,那模型自然也是垃圾。
我觉得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数据处理,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,比如“舒适区”。
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:“人只有走出舒适区,才会有所提升。”相反,如果一直停留在舒适区,即使你看起来很努力,也很可能只是浪费时间。由此引出另一个概念:“无效努力”,就是指那些看似努力却没效果的行为。这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现象,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做无效努力。最糟糕的是,人们可能会为自己的努力感动,而忽视外界的建议。
走错方向的努力也是垃圾。作为自己人生的首席规划师,我必须识别什么是有价值的,什么是垃圾。毕竟没人有无限精力,确保把精力放在正确的地方,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。你看,我的人生就像一个需要训练的模型,及时修正错误、移除无效投入,就像在做数据预处理!哈哈!
我真的应该走出舒适区。比如,当我看 YouTube 视频时,如果听不懂讲者在说什么,我就会切换到另一个视频。可能大多数人也会这样做。但作为学习者,如果我总是在看我已经能听懂的内容,那提升从哪里来?我要做的是优化我的量化标准,并试着去喜欢那些我还不熟悉的事物。希望时间会给我答案。
恐惧导致拖延
对于重要的事情,我总是喜欢拖到最后期限前才去处理。看起来好像我不够重视它们,但其实恰恰相反。我越是在乎一件事,就越想做到完美。如果我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,我就会宁愿原地踏步。但每次到截止日期来临时,我往往还是没准备好。其实我本应该有也确实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。
“Quick and dirty”(快而简),是我之前老板荣曾告诉我的一个工作原则。他说,一开始就过度优化其实没有意义,因为一开始你根本不了解需求是什么。“Quick and dirty”的意思是尽快上手任务,快速了解整个任务的全貌,这样更容易找到全局最优解。
哦,对了,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想到另一件事。在“面向对象设计”这门课里,老师告诉我们:永远不要相信你第一次的设计。但即使你不会相信第一次的方案,你后面的第二、第三乃至最终版本,其实都建立在最初那个雏形上。
总之,尽早开始,才能争取更多反馈,不断优化成果。
感谢
回顾过去,我几乎很少被身边的人侮辱或讨厌。也许我真的一直遇到的是好人。我的朋友和家人几乎总是支持我大多数合理的决定,他们会先试着理解我的想法,而不是直接否定我。正因如此,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,我真心感谢他们。